18901919522
先进示范引领 发展人民轻工
发布日期:2024-12-01 02:37:26 作者: 米乐app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八大轻工”为目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轻工业和集体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开创新时代发展人民轻工的新局面。
“过去五年,公司经营业绩屡创新高,净利润增长2倍,平均每年增长25%。”4月8日,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上,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副总裁王瑞永分享了上述数据。王瑞永表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作为享誉世界的百年民族品牌,青岛啤酒始终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酿造独具魅力的高品质产品,为美好生活创造快乐,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引领啤酒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创立酿酒行业唯一的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3年获评优秀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多次获评轻工科技百强企业……王瑞永表示,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近年来,青岛啤酒持续深耕菌种研究、风味调控、低碳酿造、营养健康等关键技术领域,主持承担国家级、省市级项目20余项,荣获啤酒行业仅有的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获6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青岛啤酒百年青啤酵母使用代数突破二百代,风味解析和调控技术的创新应用突破了集团化发展口味一致性瓶颈,实现了从一家工厂到全国60多家工厂的复制。此外,青岛啤酒投资6亿元建设国际化、综合性的研发创新基地,推动技术探讨研究、人才教育培训、国际交流、文化传播、消费者体验等各类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啤酒生物发酵领域国际化研发平台。
在打造“中国制造”品牌方面,青岛啤酒围绕消费品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场景化趋势,深入开展新产品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探讨研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青岛啤酒除了对经典、纯生等原有品类不断迭代升级之外,还加快新产品研发上市速度,首创的一世传奇啤酒,突破传统啤酒酒精度、风味与储存时间极限,引领中国啤酒行业超高端发展和结构升级;研发上市的白啤、皮尔森、IPA、无醇啤酒等新品类,获得欧洲啤酒之星金奖、国际啤酒大奖赛金奖等国际啤酒赛事大奖70余项。王瑞永介绍,目前青岛啤酒已形成9大系列70多个产品矩阵,品牌价值超过2400亿元,蝉联世界品牌500强,持续打造拥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青岛啤酒坚持‘绿色智造’赋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王瑞永表示,青岛啤酒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坚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加快培育新动能。2021年拥有120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厂荣膺全球啤酒饮料行业首家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2023年青岛啤酒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青岛啤酒聚焦低碳酿造等关键核心技术,将“绿色”发展贯穿于产业全链条,大力推动原料、包材、装备等行业的技术革新,推广应用先进绿色技术,其中,“持续推进废水价值共享项目”入选联合国《2023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啤酒高浓废水与市政污水协同处理减污降碳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目前,公司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2家,工厂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39%,生产线年被评为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
王瑞永表示,传统企业想要持续培育出新动能,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青岛啤酒将持续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努力打造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引擎,瞄准“创新领先、产品卓越、品牌卓著、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为传统制造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青啤智慧”和“青啤方案”。
轻工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高质量的轻工教育。作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行业职业能力评价直属基地、全国轻工行业钟表与精密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覆盖轻工行业13个专业大类的38个专业,现有在校生1.2万人。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康宁介绍,学院拥有两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和两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国家“双高校”专业群A档建筑设计企业、国家优质校、国家示范性骨干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巴基斯坦鲁班工坊承建院校。
“聚焦行业人才需求,打造多元协作育人共同体。”在4月8日召开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上,康宁介绍了学院在产教融合和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方面的经验,学院针对行业企业需求,秉承“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围绕精密制造、食品医药等6个专业群,分别与天津海鸥、梅花生物等有名的公司共建产业学院,携手政府、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新基建同打造金专业、金课程、金师资、金实训和金教材。
“比如,针对钟表民族品牌走向国际遇到高端制表工匠匮乏的问题,我院与天津海鸥表业集团联手,共同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海鸥现代学徒制’,实施‘六双六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即育人双主体、学生双身份、师资双导师、教学双基地、考核双评价、获得双证书,学院与企业定协议、定标准、定师傅、定岗位、定项目、定等级。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批准,我院与中国钟表协会、天津海鸥表业集团牵头组建‘全国轻工行业钟表与精密制造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虚拟实验室、虚拟教研室,全方面提升数字化教学水平,共同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和现场工程师培养,将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经典案例等打造为紧跟轻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教学资源、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实训标准,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康宁说,在去年的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学院荣获2枚金牌、1枚铜牌和1个优胜奖。赵跃武老师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举办的全国机械手表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被授予“全国轻工技术能手”称号。
“学院还聚焦企业难点痛点,畅通校企供需对接主渠道。为有效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供需错位、合而不融、冷热不均、难以做实’的困境,学院高度关注企业利益诉求,依托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和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轻工业生物转化与天然产物开发重点实验室,推进学院科研成果落地转化,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康宁表示,学院在与梅花生物集团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针对企业拓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积极探索构建“招生+招工—学历+培训—考试+评价—就业+创业”一体化的轻工技能人才教育培训闭环模式,将职业能力评价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重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重设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与企业双方的需求,真正的完成“育训结合、书证融通、就创双选”。通过校企协同打造集教学与生产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专业课程教学和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等,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能力评价证书,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同享、课程考核与能力评价同频,2023年开展轻工职业能力评价逾千人,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轻工职业能力评价千人院校”称号。
此外,康宁介绍,学院聚焦中国企业出海,搭建海外市场拓展新平台。学院不仅为企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解决技术难题,还在校企合作中积极助力合作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在鲁班工坊建设中,学院对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术与人才需求,与巴基斯坦的木尔坦MNS农业大学深度合作,通过举办“田间培训日”活动,首次创新鲁班工坊生产性实践培训模式、中国农机新技术新产品海外展示模式、旁遮普省域农机化推广新模式,帮企业成功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增收100万美元。该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这种模式完全适用于我们轻工企业‘走出去’,我院也愿意通过鲁班工坊这一个国家合作平台和人文交流名片,助力轻工公司实现产品、技术出海。”康宁说。
“职业教育是培养大国工匠、锻造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抓实新基建、贯通产教评是职业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康宁表示,学院将深入落实轻工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探索构建协作育人新路径中优化新举措,服务“八大轻工”建设,为培养更多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轻工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福建省泉州市是我国著名的“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现有工艺美术企业7000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475家,销售产值1460亿元,出货值630亿元。泉州已发展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工艺美术的重点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
在4月8日召开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上,泉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以下简称“泉州市城联社”)主任陈宝芳表示,近年来,泉州市城联社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的全力支持和关心指导下,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敢为人先、爱拼会赢,强化“六个聚焦”,打响“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品牌,全力推动工艺美术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很明显的成效。泉州市城联社也被授予“轻工业产业集群管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国联社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谈及泉州市城联社如何助力泉州打响“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品牌,陈宝芳提到了“六个聚焦”。
一是聚焦政策保障,加强引导“增信心”。泉州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泉州市特色工艺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小组,先后出台《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规定》《工艺制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路线余项有关政策措施,实行重点工作定期调度制度。泉州市加大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力度,2024年由每年135万元增加至400万元,提振产业高质量发展信心。
二是聚焦平台建设,打造增长“加速器”。泉州市出台《工艺制品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快速推进工业(产业)园区和企业“双改造双提升”,组建国家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国家级燃香类产品检验中心等16个工艺美术公共服务平台,搭建4个国家级专业博览会,培育5个专业市场,设立7个专业电商园,成立12个行业协会。目前,泉州市已建成中国香都产业园、中国茶具城等15个工业(产业)园区,正在推进惠安循环经济产业园、中国陶瓷电商物流园等6个重点园区项目,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泉州市抢抓当前文旅发展有利时机,主动盘活位于古城旧工艺大院的集体资产,改造建设成为集收藏、展示、销售、创作、体验、研学于一体的泉州工艺美术文化园,打造古城新名片。
三是聚焦品牌塑造,擦亮产业“金字牌”。泉州荣获“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和“世界石雕之都·惠安”“世界陶瓷之都·德化”“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安溪”“中国民间工艺品之都·鲤城”“中国香都·永春达埔”等特域称号,“德化白瓷”“惠安石雕”“永春篾香”等地理标志获原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为泉州增添多枚靓丽名片。泉州市通过运用新媒体、举办个展联展、出版《工美泉州》期刊、制作宣传片、编印作品集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大师品牌。泉州市在推进工艺美术与景观建筑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也取得很明显的成效,江苏无锡灵山梵宫五百罗汉雕塑等多个城市地标建筑均由泉州工艺美术企业或大师承建,扩大了泉州工艺美术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聚焦人才教育培训,增强发展“驱动力”。泉州市出台《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认定规定》,推荐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2名、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322名、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339名,评选四届共541名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组建合理的梯级人才队伍,为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出台《关于加强工艺美术大师服务管理的实施建议》,全市共命名340个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组建12个工艺美术大师创作团队、评选11个优秀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
五是聚焦抢救保护,筑牢传艺“硬支撑”。泉州市出台《泉州市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濒危品种技艺三年行动方案》,对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等17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开展抢救保护工作,支持300多名大师带徒975名,落实带徒补贴1300多万元。评审认定市级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28项、振兴目录13项。泉州市现有37项工艺美术技艺品种,有12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3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泉州市投入惠企资金支持12家工艺美术类民间艺术馆创建示范馆。
六是聚焦展评交流,奏响工美“最强音”。泉州市大力实施“引进来”政策,举办“天工奖”大赛、“天工荟萃”——闽台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联展、“艺揽闽台——大师与您面对面”技艺展示交流、海丝(泉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等各类高规格展会和赛事;组织企业和大师“走出去”,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今年泉州市城联社补贴40%的展位费,参展面积由上届的600多平方米增加至1098平方米)、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厦门佛事用品展、广交会、世界闽南文化节等知名展览展评交易会,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加强产销对接,拓展国内外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泉州市共组织1万多家工艺美术企业参加海内外交易会、博览会200多场次,获评金奖1500多件,达成签约意向合同100多亿美元。
陈宝芳表示,下一步,泉州市城联社将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的指导下,进一步打响“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品牌,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推进工艺美术产业链整合,努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从增量扩能为主向做优做强存量转变,向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服务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推动工艺美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王小元发表讲线月的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和”)是国内热水器、厨房电器、热水系统专业制造先进企业,是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其家用燃气热水器产品入选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多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出口量均处于行业前列。万和高级经理王小元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上介绍,2023年万和的品牌价值再创新高,达到243.61亿元,并再度荣膺燃气热水器、燃气壁挂炉、集成热水器三大品类的行业标志性品牌。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标准化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支持。”王小元表示,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指导与帮助下,万和建立了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热情参加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化工作,获得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发的“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证书”。至今,万和在厨卫电器领域拥有60多项行业先进的技术,主导或参与了100多次燃气热水器、燃气灶具、消毒柜等国家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参与制定轻工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2项,其中,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绿色产品评价 家用燃气用具》已于今年年初实施。万和领先于行业开展富氢就绪燃气具产品的研发和标准制定工作,《富氢天然气型家用燃气具》系列团体标准已于2023年12月发布,相关这类的产品也已通过多项国内外检验测试认证。目前,万和拥有3100多项专利,是中国燃气具行业拥有最多专利储备的企业,处在中国燃气具技术前沿。“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节能环保燃气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七大创新平台均落户万和,为万和在技术上的持续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王小元表示,近年来,万和在质量工作上取得了良好成绩,为公司的创新管理和提质增效提供了强劲动力。在质量数字化方面,万和从2015年开始做生产的智能化改造,打造厨卫行业智造变革的标杆。万和现已拥有200多台机器人,应用在燃气热水器生产的多个环节;引进了ERP、MES、WMS等系统,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效果,为产能提升、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公司人时产能提升68.56%,人均产值提升102%,生产仓库存储下降37.09%,率提升129%,综合能耗降低34.44%,产品一次装配合格率提高至99.78%。
在质量管理建设方面,王小元介绍,近5年来,万和共有47个QC小组、22个班组的质量成果参与行业交流,其中15个QC小组、10个班组获得轻工优秀称号。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推荐,3个小组、2个班组荣获全国优秀奖。质量小组活动结合公司实际,从提质降耗、精益生产、节能减排等方面推动质量改进,每年可为公司创造6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通过小组活动,职工质量意识、技术素质得到提升,既解决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也培养了一批技术攻关能手。
“质量制度保障也得到全面提升。”王小元表示,万和将质量管理部门作为一级部门,每月对产品质量和市场服务质量做全面监管考核,制定实施《QC小组活动实施及奖励办法》,成果与绩效挂钩,对取得优秀成绩的小组或班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营造“精益求精”的QC文化氛围,引导广大员工热情参加。同时,万和十分重视质量管理人员的使用和培养,设置首席质量官,建立质量责任制,推动质量一体化建设和提升;10余人通过广东省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考试,分别在集团和各事业部担任管理职务。
“随着工作深入开展,我们感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搭建的工作平台有效促进了行业和企业间的质量管理理念交流,提升了企业管理能力,推动了轻工行业质量技术发展。”王小元表示,着眼未来,万和将聚焦燃气具领域的高质高效革命,坚定培育新能源热水产业,深研氢能源技术应用,努力成为低碳绿色的“全球燃气具领导品牌”,努力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低碳节能、舒适健康的产品。
4月8日,在四川广元召开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对191项2023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奖、进步奖进行了表彰,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获得7个奖项,其中一等奖2项。
“近年来,美的通过研发投入不断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研发成果持续优化产品组合并提升品牌形象,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助力轻工业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美的集团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此次公布的科技进步奖榜单上,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牵头的“分子催化与电力协同无耗材空间净化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及产业化”和美的工业技术事业群GMCC美芝压缩机牵头的“高适配性静音变频压缩机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及产业化”2个项目荣获一等奖。
在日常生活中,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分子催化与电力协同无耗材空间净化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组围绕居室环境净化技术难题,从材料合成、催化技术和能量协同等领域深入挖掘技术突破点,成功研发了基于材料创新物化协同的无耗材空间净化技术。多技术协同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家庭空气环境系统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室温无耗材除甲醛技术、等离子体安全高效空气杀菌技术、高选择性电解实现杀菌因子可控释放的仿生氯氧消杀技术和摩擦电无耗材除尘技术,通过这四大技术实现了真正的无耗材高效率的室内空间净化。此外,该项目从物理、化学以及微生物三部分的污染物展开,通过物理、化学、材料等多专业方面技术的协同耦合,对环境进行高效净化,打造室内环境的“好空气”,多维度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的舒适健康需求,为营造家居健康、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作出重要贡献,有力地促进家用健康产品的技术转型升级,推动了行业技术水平进步。
近年来,压缩机在噪音控制方面已有长足进步,但倍频噪音始终没很好的解决方案。对此,“高适配性静音变频压缩机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组发明的谐波磁场调制技术,运用TFSS方法论,通过对系统能量流动及噪音振动的降维分析,回归第一性原理,找到底层逻辑根因,从源头入手解决了压缩机系统振动大、噪音高的问题。该项目通过对变频压缩机流场综合优化设计,使产品的可靠性大幅度的提高,增强了对空调系统的适配性,首次应用多项行业创新结构发明设计,降低了噪音,改善了消费者体验,达到商用空调厂家超高的性价比、高可靠性、高能效的要求,实现了产品小型化,为家电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除了2个一等奖项目外,美的工业技术事业群Welling威灵电机牵头的“新一代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及应用”项目、美的洗衣机事业部牵头的“滚筒洗衣机衣物低磨损和健康无污染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及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小尺寸换热系统干衣机技术应用”项目获得二等奖,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牵头的“家用空调压缩机运行超高温控制技术探讨研究及应用”项目与美的微波和清洁事业部牵头的“微蒸烤一体机丙烯酰胺减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得三等奖。
“7个项目的获奖是对美的坚定研发高投入和高水平产出的肯定与鼓励。”上述负责这个的人说,近年来,美的在研发领域的投入持续增长。最新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美的研发投入合计超过390亿元,2023年研发投入超过145亿元。截至2023年12月,美的在全球拥有研发人员超过2.3万名,占非生产人员比例超过50%。
此外,美的持续建立完善研发体系,包括中央研究院及各事业部的研发单位和团队,基于对技术、用户、市场的研究形成“三个一代”的研发模式,持续优化“四级研发体系”,全面构建全球顶尖研发能力。
同时,美的着力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平台,通过深化技术项目实施,整合全球优势技术资源,形成全世界创新体系;通过整合大规模的公司、科技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咨询机构等各类资源,持续拓展搭建研发技术生态网络。
截至2023年底,美的已有16个国家级科创平台,如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国家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拥有70个省部级科创平台,如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省工业设计中心等;累计获得3项国家科技奖、440项省部级/社会力量类科技奖、340项国际领先技术成果。
在从事核心技术探讨研究突破的同时,美的持续加大研发成果的转化。截至2023年底,美的专利授权维持量超过8万件。2023年,美的在全世界内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超过4000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61项,其中一等奖15项;获得60项国际领先技术成果;新增获批创新平台10家。
该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美的将以“科技领先”战略为立身之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改善人才结构,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与流程创新,进一步打造科技领先的体系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当下的花了钱的人个人护理品的天然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国内对绝大部分功效原料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尤其是对精油类原料。如何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充分挖掘精油在人体上的作用机制,提高其应用深度和广度,是目前行业发展迫切地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在4月8日召开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现场,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基础研究部总监刘菲向记者介绍了刚刚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的“薰衣草精油功效机理研究及个人护理品应用开发”项目。
刘菲介绍,该项目从细胞水平、3D皮肤组织水平、动物水平、人体水平,系统研究了薰衣草精油抗炎、抗氧化、屏障修护及镇静助眠功效的作用机理和具体通路,并创新研究了薰衣草精油和透明质酸的协同增效作用,开发了多款个人护理产品并完成了质量研究、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实现了产业化。
谈及该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刘菲表示,项目利用2D细胞模型和3D皮肤模型,从生理生化水平、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研究了薰衣草精油发挥抗炎作用的基础机理、具体通路,以及安全剂量和最适功效浓度,为薰衣草精油的创新应用奠定了基础;建立了薰衣草精油三级分子蒸馏分段处理技术,系统研究了薰衣草精油及其不同馏分的助眠机理;采用3D皮肤模型探究薰衣草精油和透明质酸在抗炎及屏障修护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解决了油溶性和水溶性成分在体外难以共评价的问题,并开发了水油双相创新剂型产品。
据了解,该项目已经开发了具有舒缓、修护、镇静安眠等功效的个人护理产品系列;已获授权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论文2篇;制定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技术经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鉴定居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该项目成果已在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近三年新增出售的收益超过2.8亿元,新增利税近5000万元。在产业化过程中,为适应工艺需求,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对设备做了创新改进,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每年减少相关成本超500万元,促进了薰衣草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并正向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非常有幸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这既是对我们成果的认可,又是鞭策和鼓励。新疆伊犁是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地之一,薰衣草是中国特色芳香植物资源,这一宝藏资源亟待咱们进行深耕和挖掘,通过现代科技赋能传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国产品牌的高端化发展,实现更多成果的产业化。”刘菲说。
近年来,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在“国潮热”“汉服热”加持下不断进行装备升级,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在服饰方面日渐增长的个性化需求。4月8日,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现场,来自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豪科技”)的研发工程师赵云燕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在助推刺绣工艺现代化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
赵云燕介绍,“云智能刺绣系统研发及个性化定制应用”项目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通过智能制版、设备云平台交互、机器视觉、全自动化控制,实现功能强大的个性化刺绣,满足所见即所得的客户的真实需求,为服装缝制应用领域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开辟个性化定制新空间。该项目可实现寻边绣、定位绣、文字绣、照片绣、涂鸦绣等多种应用功能,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定制化刺绣全面解决方案。
赵云燕说,公司新一代高端MATE A8电控在控制、显示、电源、驱动、联网、制版等方面全面领先,进入批量应用;双珠叠片组合、多色散珠、多色金片等20多款特种绣新装置产品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推动刺绣机外围装置全面创新应用。大豪科技通过机器视觉技术、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开发了定制化、个性化的刺绣功能,让刺绣工艺快速进入日常生活,满足大家对服装的个性化追求,单帽机、多帽机电控系统也在海外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
赵云燕表示,未来,大豪科技仍将秉承“创新永无止境”的企业精神,站在行业技术发展前沿,坚定不移大力开展研发创新,不断推出适用于全球市场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产品,全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助推中国缝制设备制造业强势崛起。
近年来,随着乳制品消费升级,花了钱的人质量的追求程度随之提升,乳制品产业链也在一直在升级,但食品安全关键风险因子检测技术却面临着无标可依的痛点。
4月8日,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现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乳制品食品安全关键风险因子检测技术探讨研究与示范应用”获得了2023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负责人和记者说,项目以高精尖检验测试仪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为技术切入点,经过数年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搭建了系统的检测技术探讨研究平台,开展了三方面的技术探讨研究。
据介绍,该项目搭建了底蕴深厚的检测技术研究平台及风险快速响应机制;基于高精尖检测设备首创多种小分子新型污染物可靠、灵敏的分析方法;基于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建立有机污染物及致病菌、源成分快检技术,技术先进,检测效率大幅提升。
“我们这个获奖项目的实施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该负责这个的人说,该项目对乳制品行业中的关键风险因子检测技术难点进行了攻关,并在实施过程中促进了人才教育培训,同时产出一系列新技术,通过发表论文、技术交流、风险管控、标准推动等形式实现了全社会、全行业的共享,在奶粉、液奶、酸奶、冷饮等生产工厂及其上游原料准入、下游市场抽检的全产业链实现了很好的应用,相关成果为我国乳制品行业检测技术和风险控制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保障了食品安全。
据悉,伊利始终坚守“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视品质如生命。为让我们消费者喝上放心的奶,作为乳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伊利对检验测试技术探讨研究及应用一直都很看重。截至2023年,检验设备累计投入8.88亿元,2023年检验费用总投入5.69亿元。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对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